电影中的剧照,手中是特意为妻子打造的礼物
我小时候常见几位大婶坐在胡同口老槐树下纳鞋底子。纳底子是做鞋的重头戏,先用锥子扎个眼儿,再用手指上的顶针把系着粗麻线的大针从眼儿里顶过去,拔出针来,将麻线绕在锥子把上“嗞”的一声勒紧--才算完成了纳底子的一针。鞋底子上的针脚密密麻麻,一针紧挨着一针,几百?几千?反正她们就是这样 “嗞”、“嗞”地纳着,为自己的家人、亲人做鞋纳福。朝鲜战争期间,我收到过故乡北京的慰问袋,里面就有一双布鞋,鞋垫上用红线绣着“送给最可爱的人”。可见当时的北京人还会手工做鞋,承袭着针线传情的鞋文化。
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。红军战士大多会自己编草鞋,他们是穿着草鞋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。我在江南穿过一种用苎麻纰编织的麻鞋,轻便透气,沾了雨水也无妨,一会儿就干。南方天热多雨,最常见的便鞋是“呱嗒板儿”,鞋底子就是一块木板,前面一条脚背高的拱形皮带,极其简便,光脚穿着它可以上街,可以跑步,冲凉也不必脱鞋,我在广州棉纺厂见过下班时一群女孩子穿着“呱嗒板儿”嘻嘻哈哈跑向洗澡间的情景,“呱哒哒”一片脆响,如音乐,为冲凉的愉快伴奏。湖南有一种木屐,鞋底镶着6个半寸高的鞋钉,只有前半截鞋面,是刷了桐油的水牛皮,专供雨天用的,你可不脱鞋袜直接穿上这种套鞋出门,不怕泥泞,不打滑,回家时脱在门口,别人也能用。抗战时期我在湖南农村常穿木屐上小学,教室门口摆着一大溜木屐,这种场景在有了胶鞋和塑料鞋以后就看不见了。傅作义将军接受了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,聂荣臻司令员送给其和谈代表邓宝珊将军的礼物是一双皮鞋,据说寓意“在人生旅途重新起步”。
满族妇女的花盆鞋是一大发明,穿上它,不但增高,而且必须挺胸收腹,举止文雅,亭亭玉立。可惜没有申办专利,否则你欧洲人的高跟鞋--仅仅挪动高跟的位置,也难免抄袭之嫌呢。若打官司,WTO能支持你抵制中国鞋吗?